
地理位置、政治体系、人口、经济发展、气候和文化等方面介绍

位置境域
冰岛共和国面积为10.3万平方公里,为欧洲第二大岛。冰岛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,位于北大西洋中部,北边紧贴北极圈,冰岛1/8被冰川覆盖,冰川面积占1.3万平方公里,海岸线长约4970公里。北临格陵兰海,西北隔丹麦海峡和格陵兰相邻,东北部为挪威海。
人口
冰岛全国总人口32.56万(2014年)。绝大多数为冰岛人,属日耳曼族。外来移民占总人口8%,主要有波兰人,立陶宛人,菲律宾人。
按区域划分,首都地区20.9万人,占64.2%,其中雷克雅未克市12.12万人;西南部地区2.1万人;南部地区2.4万人;西部地区1.5万人;西峡湾地区0.7万人;东北部地区2.9万人,其中冰岛第二大城市阿克雷里市1.8万人;东部地区1.2万人;西北部地区0.7万人。
气候
尽管冰岛靠近北极,但冬季的温度并不是很低,平均温度-2℃左右;夏季气温只有7-20℃之间,凉爽的天气最适合户外活动,由此冰岛的最佳旅游时间是6月-9月和1-3月。
6-8月底冰岛会出现极昼现象,几乎没有夜晚,特殊的自然现象为那些旅游爱好者提供方便,可以进行搭帐篷露营活动,夜间行车也很方便。
1-3月是溜冰、冰钓的好时节,此外,还可以尝试其他更加刺激的活动,如雪地机车或越野狩猎等活动。
民族
绝大多数冰岛人属日耳曼族,但随着欧盟东扩,来自东欧的外来移民显著增加。亚裔移民占冰岛人口比重很少。
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,本地就业机会减少,冰岛出现本地居民和长期居住冰岛的外国人移至第三国的现象。
政体
冰岛属议会制民主共和国,实行共和制,议会和总统共同执掌立法权,法院执掌司法权,总统和政府共同拥有行政权。总统为国家元首,通过直接选举产生,对政府的行为享有否决权,任期四年,可连选连任。冰岛的阿尔庭建立于930年,是世界上最早的议会。议会原分上下两院,1991年10月合并为一院,共有议员63名,任期四年,由全国人口每四年选举一次。国家元首是总统,政府首脑是总理,由总统任命,与他的内阁一起履行政府的行政职责。冰岛不建立军队。
经济
概况
渔业是冰岛经济支柱,工业以炼铝等高能耗工业和渔产品加工业为主。外贸依存度高。1970年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,1994年参加欧洲经济区,1995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创始成员国。1995—2000年,冰岛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,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4%,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中名列前茅。2008年9月,冰三大银行因高风险投资失败而破产,被收归国有,冰陷入严重经济危机。冰政府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,对外积极争取援助,与中国达成35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,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亿美元贷款以及其他北欧国家援助;对内全力应对危机,节约行政开支,努力重建金融体系,稳定经济秩序,鼓励传统行业生产和对外贸易。2011年以来,冰经济逐渐回稳恢复增长。2015年6月起逐步解除资本管制综合措施。2017年3月,冰政府正式宣布结束所有针对公民、企业及养老基金的资本管制措施,冰重新回归国际金融市场。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200.34亿美元,同比增长7.4%。
2017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:
国内生产总值:239.4亿美元
人均国内生产总值:7.07万美元
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:3.6%
通货膨胀率:1.8%
失业率:2.8%